首页   |   林业经济学
旱涝碱综合治理

把农业上旱涝碱等多种自然灾害,看作是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统筹兼顾,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这是中国治理黄淮海平原的水利建设的指导思想。

自然条件

黄淮海平原年平均降雨量500~900毫米(黄淮平原600~900毫米,海河平原500~600毫米)。降雨的共同特点是年际和年内分布极不均衡,多雨年的雨量相当干旱年的4~6倍,雨季6~9月雨量占全年的70~80%;旱季和干旱年份降雨稀少,且5、6月间多干热风。故历史上水旱灾害频繁。黄河及海河的重要支流,发源于黄土高原,水流含沙量特大,流入平原后,泥沙淤垫,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经常泛滥成灾,平原区多数河道起不到排泄地面径流和地下水的作用。该平原具有深厚的河流冲积层,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但有近1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上部含水层是咸水(矿化度>2克/升),这里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只0.7%左右。历史上由于灾情多,土地瘠薄,故农业产量低而不稳。

水利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从50年代开始,黄淮海流域持续地开展了规模巨大的水利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如山区修建了众多的水库,平原区加固堤防、整治河道,使黄河连续30多年不曾决口,其他河流的洪水也都得到初步控制;新挖了数十条新河,为平原排水打通了入海的通道,配合群众性的农田基本建设,使易涝易碱土地有半数以上得到改造。灌溉事业,除利用河流作灌溉水源外,还广泛地打井开发地下水,对抗旱发挥了重大作用。上述建设,使黄淮海平原多灾低产的贫困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但过去曾一度未处理好灌溉与排水的关系:一段时期里强调引水灌溉和平原蓄水,忽视排水,使涝碱灾害加重;一段时期里,又强调排水,忽视利用洼淀调蓄平原径流,加重水资源不足所产生的矛盾,大量超采地下水,形成漏斗区,等等。因而今后的水利建设,应当蓄泄并重,灌排兼顾,走综合治理的道路。

综合治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黄淮海平原历来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然而也是洪、涝、渍、旱、盐碱化、风、淤、瘠薄和污染等各种灾害无一不有的地方。这些灾害,或前后交替、或互相重叠,其中有些因素还互为因果,处理不恰当,一种灾害可能转化为另一种灾害。所以,不应当把任何一种灾害现象看成是孤立的,应当全面分析,综合防治。

兴利、除害结合 水利建设首先要考虑除害防患。只有掌握了除害防患的有效手段,兴利才有可靠的保证。在一切自然灾害中,洪水为患最烈。因此,防洪是第一位的。洪水和泥沙主要来源于上游山丘区。搞好山丘区水土保持,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平原区河道治理有重要意义。防洪措施包括水土保持、山谷水库、平原堤防、滞洪区、分洪减河、河道裁弯和疏浚等许多类型的工程设施,这些工程要因地制宜地合理配置,形成体系,统一调度运用。洪、涝、渍常相伴而生,三者又是土壤盐碱化的水分来源,故防洪和排水不可分割。

排、蓄结合 平原进行排洪和排涝规划时,应研究旱季用水的水源问题。雨季水多是暂时现象,旱季缺水则是全局性问题,雨季不注意蓄水,旱季缺水则无从解决。利用平原洼淀坑塘蓄水,是否会加重涝碱灾害,关键在于是否能有效地控制地下水位。许多事实证明,在广泛开采浅层地下水并已形成地下水位下降漏斗的地方,盐碱化现象消失了,甚至日降雨150~200毫米基本不产生径流,也不产生渍涝现象。这些地方需要引蓄径流,人工补给地下水,只要处理得当,不会加重涝碱灾害。

灌排结合,井渠结合 从河道及水库引水灌溉,要搞好排水工程,排水工程不健全,不能引水灌溉。因为引进外来水,必然增加对地下水的渗漏补给,破坏其自然平衡,不可避免地要引起地下水位升高。目前许多灌区工程和管理都很粗放,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仅有0.4~0.5,即有一半左右的灌溉水补充了地下水,新灌区地下水位上升速度惊人,致使许多灌区的涝碱问题得不到解决。近年来很多灌区采用了井(开采地下水)、渠(引用地面水)结合的灌溉方式,以井灌弥补渠灌之不及时,以渠灌补充地下水资源之不足,相辅相成,省水、增产,又较好地解决了涝碱问题。井渠结合灌区引用渠水的比例,应当以在一个水文周期内保持地下水基本平衡,作为制订计划的依据。渠井结合灌区,按照实际情况,保持一定的排水系统仍然是必要的。这不仅因为可防范特大暴雨可能造成灾害,而且从灌区盐分平衡考虑,每年也应排出相当数量的水,尤其在有咸水地区,排咸是改变自然条件的根本措施。

开源节流 黄淮海平原水资源缺乏,搞好开源节流和水资源的平衡调度工作,不仅有利于缓和用水紧张情况,也为合理利用外流域调水打下基础。挖掘水资源潜力的方向:一是进一步控制利用河道洪水及平原径流;二是进一步开发利用地下水,特别是浅层咸水的改造利用;三是加强城市和工业用水的管理,以及污水、废水的处理和再利用;四是调整工业布局和农业生产结构,以适应水资源客观状况。这些都是水利建设中的新课题,需要探索新道路。

水利措施与农业措施结合 水旱灾情、水资源分布以及农业生产条件,都有明显的地区性。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差别,划分不同的类型区,分区研究发展农业和水利建设的方向。治理水旱灾害,单靠水利工程,往往受许多限制,收效不佳。农业生产部类繁多,适应范围广,可开展多种经营,在适应环境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要克服单纯搞工程的狭隘观点,树立土地合理利用、多种经营、水利工程与农林技术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努力作到山、田、林、路统一规划,达到综合治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