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
首页   |   百科问答   |   种植百科
小麦倒伏发生的原因及症状
种植百科 2021-05-07 14:36

在小麦灌浆期前发生的倒伏,称为早期倒伏由于这时候小麦“头轻”,一般都能不同程度地恢复直立。对成熟期小麦籽粒产量的降低没有直接的影响,造成的产量降低主要是收获时的不便造成的。灌浆后期发生的倒伏,称为晚期倒伏。这时候由于小麦“头重”,不易恢复直立,往往只有穗和穗下茎可以抬起头来。当小麦抽穗后,倒伏发生时期的早晚对小麦籽粒的减产有直接影响。

src=http_%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200209%2F4b5ac108c63c4b8a9344a75161dd3022.jpeg&refer=http_%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

小麦倒伏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小麦倒伏主要有3种因素。一是品种,二是栽培调控措施,三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影响小麦倒伏的直接因素。

(1)品种

品种抗倒伏性能差。重心高度过大,茎发育弱、充实度差,抗倒能力差的小麦品种,易引起茎秆倒伏;土壤耕层浅,小麦品种根系入土浅,容易发生根倒。

(2)栽培调控措施群体过大,肥水施用不当

①种植密度过高,群体过大,个体发育不良引起倒伏。增密群体以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增大氮肥追施比例以增加穗粒重是实现小麦高产高效的重要技术途径,而群体过大时,群体结构变劣,茎基部因通风透光差、下层叶片光合有效辐射降低、个体间养分竞争等导致茎细弱、充实度差、当风雨等外部因素引发茎杆屈曲度过大时,茎秆下部节间弯折倒伏。

②施肥不当易引起倒伏。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基肥配比不合理,重氮肥、磷肥的施用,而钾肥、微量元素肥料使用较少,导致小麦群体过大,个体发育不良,茎秆刚性强度降低,抗倒伏性能较差;氮肥施用量较多或氮肥追施时期偏早,会导致小麦旺长,下部叶片重叠,田间郁闭,基部节间过长,茎细弱,抗倒性能差氮素缺乏时,植株光合能力减弱,光合同化物减少,茎发育不良;肥料施用模式影响小麦倒伏,肥料深施比浅施的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强。

③秸秆还田,耕作措施不配套,根系分布浅,易发生根倒近年来,随着禁烧,全量还田,小麦种植很少进行深翻,大多使用旋耕播种机,一次性种植,造成土壤耕层逐年变浅。耕层变浅,则导致根系生长不良,容易发生根倒。

(3)自然灾害主要有病虫害、大雨、大风等自然灾害小麦纹枯病、根腐病等病害,造成茎秆不同程度地坏死。遇到不利天气,引起倒伏。小麦灌浆期,穗重加之连续降雨和大风大部分高秆品种和群体过大地块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倒伏,如大风、大雨等。

评论
0 人评论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