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
首页   |   百科问答   |   生活百科
我国古代肉食是如何加工的?
生活百科 2021-09-28 09:03

蔬菜和肉是中国老百姓从古至今日常饮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菜肴”一词中的“肴”,在古代的意思就是肉食。几千年来,人们为了便于贮藏、改善风味、丰富口感、增加品种,世代相传并不断发展出种类繁多的肉制品。这些肉制品,以其颜色、香气、味道和造型独特而著称于世,是我国古代肉食加工制作经验与智慧的结晶。

古代厨师也有“套路”,皇帝吃的肉原来是这么做的


肉制品按加工工艺不同可分为干制品、腌制品、酱卤制品、火腿制品、灌肠制品等。在我国古代的《礼记》、《齐民要术》等书籍和历代笔记中都记载着多种多样的肉制品加工技术,这些技术既便于肉类的长期储藏,也便于贩运和携带。

肉类干制是最古老的肉类加工方式。早在西周时期的《周礼》一书中就出现了“腊人”的官职,掌管着宫廷所有干肉的制作和烹饪,当时,干肉被加工成脯、腊、朊、锻脩等。脯是咸肉条或者咸肉块,不加姜、桂,只抹盐晒干制成的;腊是将畜类去毛,整只火烤晒干而成的干肉;朊是大块干肉;锻脩,是加了姜、桂等调味料,轻锤使其干实制成的干肉。孔子收徒弟时,就把束脩,也就是一捆干肉作为学费,后来,束脩就成为学生初次拜见老师时必先奉赠的礼物,以表示敬意。

腌主要是指将肉类盐渍加工。鱼类加工多用鲊法,就是用盐和红曲腌制鱼。《齐民要术》一书记载了多种制作鱼鲊的方法,还记载了利用鲊法加工猪肉的方法。肉酱主要是把牛、羊、鹿、兔、鱼、虾等各种动物的肉剁碎,拌曲发酵制成,这种酱称为“醢”。《周礼》记载,周王的饮食中,仅酱就有120瓮,说明当时酱的种类很多。火腿是极具中国风味的肉制品,主要是用盐对猪腿进行腌制,之后经过自然风干和发酵制成。

金华火腿早在唐代就有文字记载,被认为是火腿中的精品,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目前欧洲最为著名的帕尔玛火腿就是以700多年前马可·波罗从我国带回的金华火腿加工技术为基础而发展形成的。金华火腿皮色黄亮、形似琵琶、肉色红润、香气浓郁、营养丰富,在清代被当作贡品供宫廷食用,并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各国。

随着肉类加工技术的进步,加工方法逐渐多样化,同一原料会被加工成不同种类的成品。例如猪肉就被加工成火腿、腊肉、风肉、糟肉、酱肉、肉脯、肉松、香肠、香肚等。香肠在清代被称为“骑马肠”,是在肉中加入姜椒末或砂仁末,灌入猪小肠中,用肉汤煮熟后食用。后来称为肉灌肠。到了清末,被正式命名为香肠,做法也基本定型。香肠不添加淀粉,可以贮藏很久,风味鲜美,醇厚浓郁,是我国特色传统美食之一,现在比较著名的有广式偏甜香肠、川式辣味香肠,以及湖南等地的咸味香肠等。

肉类入菜一般多用烤、煎、烹、炸、蒸等多种烹饪方式。煎、炸因要过油,出现得晚些,而烤和烹(也就是煮)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儒家经典著作《孟子》一书中曾说“脍炙”好吃,脍是切细的鱼、肉,直接蘸调味品生吃,所以又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说法。炙就是烤,后来演化出“脍炙人口”的成语。古代鲜肉一般用火炙,就像今天的烤肉串。古代还有一种加工方式叫“炮,是畜禽不去毛,裹上泥后直接在火上烤。古时候,烹肉不像现在的炖肉,第一步是先白煮,“不致五味”,也就是不加调料;第二步“以汁和”,将煮好的白肉放进热酱汁中浸染加味,然后进食。煮好的肉汤古代称为“羹”,周代祭祀时要用大羹,就是不加调料的肉汤。随后还出现了“和羹”,是加了咸、酸等调味品的肉汤。青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鼎”,起初就是用来煮肉的。煎就是把肉放在锅里用火烧熟。南北朝以前,烤、烹一直是肉类菜肴的主要加工手段。直到4至5世纪,由于植物油料的使用,滚油快炒的技法才发展起来。

可以说,我们的祖先最初并不知道防腐、杀菌的机理,但却巧妙地将这一原理应用到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其加工工艺蕴含着科学原理,对世界肉制品加工技术和加工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评论
0 人评论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