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
首页   |   百科问答   |   生活百科
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有哪些影响,如何应对?
生活百科 2022-01-20 16:42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调查报告,在全球206个国家与地区中,只有33个国家能够在粮食上做到自给自足,只有6个国家具有对外援助能力,分别是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和新西兰。如果疫情继续扩散,将对全球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千库网_大米摄影图_摄影图编号94956

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的影响

①农业生产资料购置渠道不畅通。为了更好地打赢这场“防疫战”,很多国家都采取了“封国”或者“封城”措施。这一措施致使售卖农业生产资料的商户多处于关门闭市的状态。农民获得种子肥料和杀虫剂等投入品的机会有限,导致农事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②劳动力短缺。在春耕时节需大量用工但受限于部分地区交通封堵等因素,人员流动受到约束,很难找到帮忙人员,农事活动无法进行,导致一些农业用地未能及时耕种。

③农产品滞销。由于受到疫情影响,物流运输受阻严重,国际运输服务被延误或取消,直接导致贸易中断。农产品被迫内销后,又无利可图。无论是中国、泰国、越南、缅甸等国家的水果业还是新西兰的龙虾养殖业,在疫情下都饱受打击,纷纷出现了滞销危机。

④供需矛盾突出。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世界各国都经历了囤货风潮。由于避免感染的最佳办法就是减少与外界的接触,所以各国民众纷纷开始抢购货物以减少疫情发生期间出门的频率。致使部分农产品出现居民恐慌性抢购、农产品难以持续性充足供应等现象。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及建议

①开辟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从整体层面来看,疫情发生后无论是农业生产资料运不进来,还是生产的农产品卖不出去,都与流通渠道受阻密切相关。因此,各级政府和各地交通运输部门需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整合匹配资源,为售卖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的商户开辟绿色通道,允许运输化肥、农药、生鲜等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车辆通行,为农产品铺设顺畅的运输通道。

②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农产品多属于生鲜产品,存在储存难、上市周期短等特质。物流不畅将直接影响农产品的销售周期,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体系将直接影响农户收入及生鲜农产品种植行业的发展后劲。但由于各地实行严格管控措施,向外销售受到很大影响。对此,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应一方面组织自有资源,构建区域内物流体系,另一方面要善用物流企业资源,搭建跨区域物流体系。

③改进农产品营销模式。当前农产品的交易仍以线下批发市场为主,农产品的销售仍主要依赖于固定的收购商,而疫情的发生限制了收购商的出行、农产品正常批量运输及大型农产品交易中心的正常经营,所以农产品长期依赖的传统销售模式根本无法有效应对此次疫情的冲击,农产品滞销在所难免。因此,各地政府应鼓励并带头示范农产品网络销售,引导农产品生产者通过电商官网、在线、社区团购平台和微信群推广等多种形式促销农产品,并辅以相应的财政、政策支持,拓宽营销渠道、増加客户群,提高市场知名度及销售收入。(本文内容来自《粮食作物防灾减灾知识有问必答》)

评论
0 人评论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