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花生荚果空壳或籽仁瘪小的现象陡增。以山东为例,2014年以来,东部沿海地区近20%的花生田荚果空、瘪率较以往增加30%~50%,鲁西、鲁南有5%~10%的地块,空、瘪率增加15%~25%,一般减产10%~20%,严重地块甚至绝产,已成为影响花生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控制花生空壳现象,可采取以下措施。
选择适宜品种
花生品种对耐空瘪具有一定差异,一般说来,小果好于中果,中果好于大果。生产实践表明,花育32、湘花2008等抗空、瘪能力较强。
增施钙硼肥
土壤缺硼会造成花生出现大量子叶内面凹陷的“空心”籽仁,缺钙会造成花生出现籽仁瘪小,严重时直接为空壳。增施钙硼肥是缓解花生空瘪的有效措施。施钙应根据土壤酸碱度不同选用不同种类的钙肥,酸性和中性土壤宜选石灰、钙镁磷肥等生理碱性肥料,碱性土壤宜选过磷酸钙等生理酸性肥料。钙肥一般作基肥。硼肥主要有硼砂和硼酸,可作基肥、叶面喷施和拌种。
合理灌溉
花生空壳与产量形成期的土壤水分状况有直接关系,干旱会加重空壳现象的发生。我国花生产区降雨量一般难以满足花生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尤其是荚果充实的生育后期,降雨量往往不足,也是造成花生空壳的主要原因之一。改善水利条件,在荚果充实期遇旱及时灌溉,可以有效降低空壳率的发生。
改良土壤
旱薄地常因土壤缺水而出现空壳,酸化土壤也常因为缺钙而出现空壳。对旱薄地进行深耕、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可增加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提高花生抗旱性;酸化土壤可通过秸秆还田、增施钙肥和土壤调理剂等措施,改善土壤理化状况和养分状况,进而降低空壳率。
本文内容来自《花生高质高效生产20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