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烂果原因:
渍害
花生生长后期,如果遇到多雨年份,平原地若排水不良,花生根系和荚果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易出现因缺氧而造成的沤根和烂果现象。
病虫危害
在花生荚果膨大和充实期,如果遭受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的蚕食,易造成荚果因病菌感染而出现腐烂现象。某些病害可引起英果腐烂,其中果腐病危害最大,发病后直接造成烂果,其他病害,如根腐病、白绢病等发病严重时,也可导致花生烂果.施肥不当当化肥施用过度集中时,由于局部肥料浓度过高引起烂果,例如某些地方为图省事,将全部氮磷钾化肥在播种时通过联合播种机的施肥器一次性条施在垄中间,由于垄中间化肥浓度过高引起英果腐烂。另外,当结实层钾和钙的浓度同时处于较高水平时,由于二者的拮抗作用,也易造成烂果。
土壤钙胁迫
土壤缺钙时,会导致荚果因果皮钙化不足而烂果。另外,土壤缺钙还会引起和加重果腐病的发生。
早衰
植株早衰会引起茎枯、叶落,荚果会因失去营养支持丧失生活力,失活的英果易遭到菌类侵染而腐烂。另外,收获过晚也易造成烂果。
解决方法:
采用抗逆性强的品种
选用耐涝或抗病品种是预防烂果经济而有效的途径.目前耐涝品种主要有豫花15、湘花2008、中花8号、泉花8号等。抗病性主要是一些土传病害,如果腐病、立枯病、根腐病、茎腐病等。
避免田间积水
多雨年份防止田间长时间积水是减轻花生烂果有效措施。垄作有利于田间排水,避免由渍害引起的烂果。北方地膜覆盖一垄两行种植平原地垄高达到10~12厘米,南方分厢种植一厢4行或以上的,厢高达到20厘米左右。另外,田边地头要挖好排水沟,并与垄沟相连,遇涝时可及时排出田间积水。
实行轮作
连作会加重花生病虫危害,增加烂果风险。所以花生最好与禾本科等作物实行周期为2年或以上的轮作,周期越长,效果越好。
加强病虫害防控
虫害主要是地下害虫。病害主要是果腐病、白绢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具体防控方法见病虫害防控部分。科学施肥一要注意氮磷钾化肥施用不能太集中,机播带肥量不能超过总量的1/3。其余部分于耕地前或旋耕前撒施。二要注意补施钙肥。钙肥施在0~10厘米的结实层,钾肥要尽量施在0~30厘米的耕作层,降低结实层钾肥浓度,避免两种肥料产生拮抗作用引起烂果。注意防早衰花生要高产,应做到前期不旺长,中期不徒长,后期不早衰。生育后期要通过增施叶面肥、防治叶部病害、旱浇涝排等措施防止后期早衰。另外,花生成熟后要及时收获。
本文内容来自《花生高质高效生产20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