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
首页   |   百科问答   |   种植百科
豇豆枯萎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种植百科 2022-08-19 17:06

豇豆枯萎病是一种土传性真菌病害,广泛分布于我国豇豆种植区,是豇豆生产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除危害豇豆外,还可危害菜豆。

危害症状

主要侵染根部,并侵入维管束,形成系统侵染,导致整株发黄萎蔫。纵向切开病株根部和茎基部可发现内部维管束组织呈褐色。发病初期植株地上部分枯萎,夜间可恢复,几天后植株黄萎枯死。靠近土壤的植株基部呈黑褐色腐烂,有时表面可见粉红色霉状物。

发病规律与侵染循环

发病规律:豇豆种植过密、通风透光性差容易发病;多年连作、排水性差及土壤偏酸地块发病严重。侵染循环: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存活多年,条件适宜可从豇豆根尖细胞或伤口侵入,菌丝迅速蔓延至维管束,并分泌毒素或菌丝阻塞导管。以发病植株为中心,分生孢子随气流、雨水及农事操作等向四周扩散形成再侵染。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①种植抗病品种,2~3年豇豆连作地块,进行水旱轮作种植可降低发病率。

②高垄深沟地膜覆盖种植,施足底肥,以无菌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辅。

③做好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逆性;避免高温浇水、大水漫灌;浇水时可施用三元复合肥15千克/亩顺水冲灌;或叶面施用尿素、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以增强植株长势。

④及时清理田间卫生,及时摘除发病初期病叶,病株严重时可拔除,株穴用生石灰消毒,田间杂草及时清除。

(2)药剂防治:

①种子消毒处理:1千克种子用4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消毒。

②发病初期“上喷下灌”:植株生长中期或发病初期喷施40%敌磺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灌根(每株灌 150 ~ 200毫升),每隔 10~15天1次,连续防治 2~ 3次。

(3)综合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定植地块撒石灰消毒,并在施足有机肥底肥后深翻晒土起高垄。种植时可选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千克种子加 4克药)拌种消毒。生长期注意肥水及田间卫生管理,及时摘除发病初期病叶, 病株严重时拔除植株,株穴用生石灰消毒;并采用“上喷下灌” 法进行药剂防治。

本文内容来自《豇豆常见病虫害诊断与防控技术手册》。

评论
0 人评论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