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的消费方式有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直接消费如鲜食,间接消费如甘薯淀粉和粉丝、粉条、粉皮等传统“三粉”,休闲加工食品薯脯、薯片、薯条,饮料,以及其他产品如色素、酒精等。目前,甘薯消费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人均鲜食消费量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健康饮食需求提升以及对甘薯保健功能认识加深,甘薯鲜食消费市场空间不断扩展。2019年我国鲜食型甘薯消费总量在1600万吨左右,鲜食所占份额约达30%左右,人均鲜食甘薯消费量11.4千克,与日本平均水平(15千克)相比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除传统家庭消费外,酒店、饭店等消费场所不断扩大,蒸食、煮食、烤食、菜肴(拔丝甘薯等)、主粮化(主要指中西式糕点添加)等鲜食方式不断拓展。
二是加工产品逐步升级
2017年,我国甘薯干、甘薯淀粉、粉丝粉皮和甘薯全粉等传统加工产品的总产量占比分别为37.5%,32.5%,28.3%和1.3%,而其他加工品总产量占比不足0.5%。在此背景下,我国甘薯加工行业正在经历一次整体性的升级改造和升级换代,以淀粉和“三粉”为代表的传统产品加工不断深化,高等级淀粉制品加工产量提高,同时产品链条向下延伸,甘薯速食食品、休闲食品发展红火。
产品加工逐步精细化、精深化,以甘薯花青昔、甘薯活性多糖、甘薯糖蛋白等为功能成分的甘薯功能保健食品和工业用品加工业发展加速。以紫薯加工产业为例,2019年甘薯产业经济固定观察点数据显示紫薯加工产品除涉及全粉、粉丝粉条等传统品类外,还包括紫薯色素、紫薯主粮、方便休闲食品三大品类共12个具体品种。紫薯全粉、紫薯粉丝粉条等传统品种加工量和产值占据紫薯加工产业的比重超过50%,其中紫薯全粉的比重超40%。紫薯色素加工主要是指花青素的提取与加工,我国紫薯花青素产值占整个紫薯加工产业产值的15%以上。
有宏观数据显示,2012-2017年,我国花青素产量持续增长,从1201吨增长至5662吨,紫薯色素提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其次是紫薯馒头、紫薯粥、紫薯方便休闲食品等。由于方便休闲食品品种丰富,因此尽管单品种产值占比不高,但是累计占比与色素等较为接近,比紫薯主粮产品的产值比例高3个百分点。
三是饲用消费有待提高
甘薯具有高产特性,甘薯及其茎叶营养丰富,是我国传统畜禽饲料来源之一。甘薯作为饲料更多的是通过加工副产物的进-步转化利用得以实现。而甘薯直接作为饲料的比例由2015年的5%左右下降至2019年的0.73%。近年来我国饲料粮食原料短缺,进口依赖性长期居高不下威胁我国畜禽产业安全。提高甘薯饲用比例,积极加强甘薯块根、茎叶及副产物饲用用途产品开发,是保障我国饲料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